刘柏荣

胸怀朝阳何所惧

1969

纸本水粉

60×100 cm

1969年7月,安徽黄山地区爆发特大山洪,为抢救公社粮食化肥,黄山茶林场11位知青手挽手涉入没腰深的洪水急流中,不幸牺牲。事件发生后,刘柏荣、石奇人两位青年画家赶到当地采访,回来后配合相关报告文学创作了一幅插图,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关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哈琼文与刘柏荣取得联系,邀请他在原来的黑白小稿基础上,绘制一幅彩色水粉画,用作宣传画发表。刘柏荣回忆自己当时年方十七,“勾轮廓,铺大调子,深入塑造”,很快就完成了画作。

画中刘柏荣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画笔营造了青年烈士与洪水搏斗的激烈情景。肆虐的洪水翻滚激荡,泛起的巨浪将要吞灭水中的青年。11位知青手挽手排成一排,铸就了坚固的人力“城墙”。前景中的青年男女,一人高举右手,紧握拳头,胸前露出的红色背心,表明了他坚定的意志与毅力,点明了“胸怀朝阳何所惧”的画题。在他身旁的女子,手握“红宝书”, “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和抵抗洪灾的赴死精神表露无遗。他们身后的9人,共同构筑了稳固的弧形结构,人物姿态各异,却都如一幕幕生命塑像,显现出必胜的勇气。

画面极富戏剧张力,在满目“红海洋”的视觉艺术环境中,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视觉效果,都给人以强烈的耳目一新的感受,弥漫着真诚与激越的时代气息。这不仅是一幅特殊时代的历史画作,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李寒凝、杨之歌 编写,2021)